“老爷子,今天好些了吗?还痛不?别紧张,让我看看恢复啥样了?”杨医生一边说一边揭开王老爷子屁股上的纱布,“没事,恢复得很好,不要坐得太久,侧着身子躺着更好。”杨医生一边说一边给王老爷子换药。
“我也感觉到比昨天好得多,这段时间辛苦您啊,您不用经常来,我老伴能够照顾了,感谢了。”家住临泉县艾亭镇的王老爷子努力地回过头,嘴角抽搐了两下,艰难地微笑着向杨杰医生致谢。
“我们俩结婚的时候就有这病(痔疮),现在都快60年了,也治疗很多次,还是经常复发,这次比较严重,在宋集医院医生的推荐下,我们才来这里,没想到杨医生不仅医术高明,而且还这样关心患者,我快80岁了,这样的医生不多见啊!”王老爷子的老伴一边说一边帮助老伴翻身。
“他的病情确实很复杂,由于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,已经从脓肿演化到高位复杂肛瘘了,正常情况,这样的手术30分钟,他这个手术做了90多分钟,从肛门,瘘管处取出6块变异组织,这次治疗比较彻底,没有特除情况,以后不会再复发了。”杨杰医生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让记者看手术时的照片。
记者看着这些血淋淋的图片,浑身打了寒颤!每天与患者打交道,每次经历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画面,这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?杨杰又是如何练就高超医术和贴心的服务?期间经历什么?
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逐渐了解到杨杰是如何用医术点燃生命的火树。
杨杰,男,党员、1961年6月出生于临泉姜寨的农村,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。“说起从医这条道路,是我上初中时得了慢性结肠炎,常年闹肚子,每天大便5—6次,到阜阳、合肥、北京等地就医效果不佳。那段时间我特别痛苦,从那时我就有了学医的念头,我要用我的医术来解决患者的病痛。”杨杰笑着说,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初中毕业,杨杰考上宿县卫校,圆了自己的医学梦。1984年毕业后回到老家开始自己的从医生涯。
在那个年代,有个饭碗,并且还能治病救人,这是一个十分光荣的事业,因此家人十分支持。“那段时间,我最大希望就是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所以我一直向前辈们学习,不仅学习医术,还有医德,如果说我现在有一点成绩,其实就在那段时间积累和学习的。”杨杰一边说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工作笔记。
杨杰医生做公益咨询
另外,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他还前往中国最好的肛肠科医院——北京广安门医院学习实操技术,“其实,现实中确实是活到老,学到老,现在我不仅在向韦主任(韦俊武)学习,我也会向年轻的医生学习,每个医师都有自己的专长,困扰我们一辈子的难题对别的医生来说可能就是举手之劳。”杨杰医生看到我十分吃惊的样子,补充道:“别不信啊,我们刚刚接收从杭州回来的一位96天鮦城的患者,肛门先天性狭窄,他去了很多医院,在我们这里也是难题,在讨论会上,一位年轻医生在韦主任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更好手术的方案,治疗效果很好,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啊!年轻医生虽然实践能力弱,但是他们更有想象力和创新能力。”
学习归学习,实践最重要,而决定实践效果不仅仅是医术,还有医德。而良好的医德是医术发挥最大作用的基础性因数,“手术的时候,当您想的是红包,那么这个手术一定会有瑕疵,当您想到的是患者的痛苦,以及手术之后给病人带来的幸福,那么这台手术一定会尽善尽美”,杨杰停下手中的笔记,看着我说。
在杨杰医生的阐述中,我们知道医术其实就是技能,技能会随着实践数量的提升会有很大的提高;而医德则是责任心和患者在医生内心的分量,医德并不是在实践中提升,而是医生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和生命的敬仰。
现在,医患矛盾比较突出,一方面是医院商业化这种体制造成的,另一方面是医生个人的素养决定,还有一方面是患者本人的性格和心理形成的。往往患者在医院属于弱势群体,一旦遇到所谓的“过度治疗”,就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,引发医患矛盾,“其实,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医术上的过硬和医德上的提升,我们不能把医患矛盾完全归结到患者身上,更多还是要向内看,看看我们是否做到了责任的匹配和心理上的疏导,实事求是地说,如果我们真的做到应有的责任和服务,即使有些医患矛盾首先是可以疏导的,其次是可控的,更重要的是我们问心无愧,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,完全是可以降低医患矛盾的概率,目前为止,我们科室近几年没有发生医患矛盾,就是因为我们医院一直在强调和强化医德的问题”。杨杰医生说到这有点严肃。
“他这人呐,爱较真,一台手术会考虑很久,甚至会彻夜做方案和同事讨论,我都担心他深更半夜的打扰同事不好,好在他们也都理解,这说明华源医院这种文化氛围很好,也是华源医院作为民营医院能够走到今天这个规模的重要原因,所以我现在不仅适应了,而且也很享受他们这种文化氛围。”杨杰的爱人腼腆地说。
俗话说企业要做得好,小型企业靠拼,中型企业靠算,大企业则靠企业文化,其实,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,而这种精神往往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有关,什么样的企业负责人,就会打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,什么样的企业文化,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性格和发展路径,所以,华源医院这种“学习、包容、互助、真诚”的企业文化就是华源集团一把手性格的切片和折射,这也是华源集团能够走到今天的精神与精髓所在。
在这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促进下,华源医院培养出许多像杨杰一样优秀的医生,他们以患者为核心,以患者的幸福和健康为基点,在努力中寻找快乐,“在工作中,我最大快乐就是看到患者的微笑,健康和平安出院,就像刚刚咱们看到的王老爷子,他们在我这里治疗半个月,并且能够康复出院,他们很开心,作为医生,我也很开心。”杨杰医生说
杨杰医生与科室医务人员一起查房沟通
在聊天中,杨杰医生说到一位患者情绪有点激动,2022年3月,一位家住临泉艾亭的女患者王某,患有结肠肿瘤,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地打工,手术后化疗期,她打吊针血管痛,吃不下饭,一人在这里化疗,杨杰医生在例行查房期间,多次发现她独自流泪,情绪低落,在这种情况下,杨杰医生不仅提高查房次数,而且还安排一名女医生对她重点关照,更为重要的是还给她介绍同样情况的患者相互认识,彼此开导,相互鼓励,在杨杰医生关照下,她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。三年来,每到五六月份,王某总会自己坐车到医院给杨杰医生送来豆角、韭菜、大葱、花生等自家“土特产”。“最让我感动的是,我儿子结婚的时候,她也居然来了,我问她怎么知道这件事的?她说我在查房时给孩子打电话听说的,她一直记得这件事,可见她是多么的用心,我勉强的收下她的礼金,饭后,我让爱人送她上公交车的时候给他塞了1000多元的路费,这不是钱的事,而是一份爱、尊重和敬仰,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,这种回报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光荣、幸福和人心的善!”杨杰医生说到这,眼角泛起泪花。
杨杰的付出不仅感动了患者,也感动了医院的领导,医院肛肠科主任韦俊武说:“我们科室有十几位医护人员,正常情况下,住院人数30多位患者,高峰期达到60多人,这可能是其它医院不敢想的数字。前些日子,阜南县还陆续来了几位患者在这里住院,可以看出我们在肛肠科这个领域做得很好,取得如此大的成绩,一方面是源于整个团队的努力,更重要的是杨医生在一线做了很好的支撑,他是这个科室的二把手,主要负责住院部工作,我经常给他说,作为一名好医生,医术过硬是根本,服务是关键,这两个方面,他做得都不错。”
目前,杨杰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一位优秀党员、优先医生的标杆——医德的厚重与医术的高明。在华源医院这个大队伍中,他未必是最亮的一位,但他一定是努力奋进中的
砥砺者,他一直以而固而执,而勤而勉,不求近效,铢积寸累的精神践行着自己医术与品格,为患者点燃生命的火树,这恰恰与华源医院的文化和精神高度的契合和对标,而这种精神将为华源医院和华源集团铺设美好的明天。